SERVICE PHONE

18302564812
新闻资讯NEWS CENTER你的位置: 米乐M6 > 新闻资讯
中国武术何时进奥运 自身“短板”亟待弥补

发布时间:2024-09-09 19:54:50  点击量:

  中国武术何时进奥运 自身“短板”亟待弥补8月5日,武术运动员在媒体见面会上展示套路。当日,“北京2008武术比赛”媒体见面会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举行。据了解,“北京2008武术比赛”将于8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比赛设套路10枚金牌、散手5枚金牌。

  资料图片:2007年7月28日,7月27日,中国河南少林武术表演团的演员表演《祈福仪式》。当日,中国河南少林武术表演团在墨西哥城的城市剧院举行首场演出,近千名观众前来观看。

  7月8日,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得拉巴的一所学校内,几名女学生在练习中国武术。该校内10岁至16岁的学生在上学期间,每周都进行武术学习。

  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北京2008武术比赛”将于8月21日至24日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王筱麟说:“一个非奥运会项目能在奥运会期间举办比赛,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是第一次,对中国武术来讲也是第一次。”

  武术享受到了“特殊待遇”,但国人最期盼的,还是武术能走进奥运会正式比赛赛场。武术何时能进奥运?《瞭望》新闻周刊日前走访了一些“武林人士”,倾听他们对于武术发展的心声。

  “1936年,中国武术第一次出现在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上。实际上,武术在柏林既不是比赛项目也不是正式的表演项目,只是张文广等一批老武术家在赛场外举行了一系列表演引起轰动。”王筱麟说“现在这个结果,很多人还是觉得不过瘾,说怎么不搞一个正式的比赛项目。这可以理解,1936年至今,整整72年了,大家都企盼着中国武术有一天能够进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赛场。”

  “但了解一下国际奥委会的章程,就会发现有这个结果已经很不容易了。”王筱麟说:“第一,此前,非奥运会正式项目是不允许进入奥运会赛期的。1992年之前奥运会设的表演项目同样如此。打个比方,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表演项目8月7日就要结束走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的表演项目跆拳道就是如此。第二,比赛场馆是奥运会的正式场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之前在这里比赛的是奥运会的正式项目手球。第三,设置了正式比赛项目,金银铜奖牌。这次比赛一共设15块奖牌,10块套路金牌,5块散手金牌。奖牌在用料和造型上与奥运会比赛项目所使用的奖牌是一样的,只是雕刻的文字不同,没有奥运字样,但也是国际奥委会认可的。”

  王筱麟同时强调:“此次武术比赛的名称是‘北京2008武术比赛’,而没有用北京武术邀请赛之类的名称。搞体育的人都知道,用这样的名字是有特殊含义的。”

  参加“北京2008武术比赛”的运动员是有89个国家和地区、130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2007年“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选拔产生的男女套路前6名mile米乐m6,男女散打前8名,外加经国际武术联合会批准的20个外卡运动员。

  “2008奥运会期间,武术有了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既然给我们设置了这个舞台,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要通过这次比赛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出武术这个项目发源于中国,开展于全世界,已经具备了体育竞赛的鲜明特征,为武术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王筱麟说。

  接受采访的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武术可以分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是按照武术的传统样式和自身发展规律发展着的武术。而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借鉴奥运会竞赛原则和模式进行整理并发展起来的,有着明显的竞技体育特征,其发展目标就是争取进入奥运会。

  近些年来,一些人士指出了竞技武术快速发展的种种弊端,认为中国武术的精髓在于传统武术,普及、推广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传统武术上。

  “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根,竞技武术是枝叶。没有根,就谈不上枝叶的繁茂。所以任何时候传统武术都不能丢掉,这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根基。”王筱麟说:“但是必须要承认,现代奥运会是体育竞赛的最高殿堂,一个项目如果进入了奥运会,就会产生巨大影响。各个国家体育部门和奥委会对这个项目的支持力度、人们的关注程度、商家和媒体的重视程度,都会不一样。咱们可以比较一下,柔道、跆拳道过去在中国是个什么情况,如果柔道和跆拳道不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吗?”

  王筱麟强调:“进入奥运会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只有好处。而且从大的方面讲,这对于增强中国的‘软实力’也是很有利的一件事。”

  近些年来,竞技武术在国际上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国际武联的会员已经发展到了120个国家和地区,武术已经有了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散手赛并进入了多个洲或地区综合运动会。

  王筱麟说:“国际奥委会评估一个项目能否进奥运会有一套标准,包括是不是有75个以上的会员、是否遍布五大洲、是不是有固定的世界锦标赛、世界锦标赛是不是既有男子项目又有女子项目,等等。这都不是问题,武术现在都有。”这些都是武术进奥运的有利条件。

  虽然形势有有利的一面,但难度依然不小。一大障碍在于,面对日益庞大、臃肿的奥运比赛项目,国际奥委会已经开始了“瘦身”计划。

  2005年7月,在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开始对多个世界普及率不够高的项目进行投票,一个项目如果没有获得一半以上委员的赞同票,那么在2012年将被淘汰出奥运会这个大家庭。结果,棒球和垒球被淘汰出局,这也是自1936年将马球剔除出奥运会后首次遭到削减的奥运项目。

  另外,高尔夫球、壁球、空手道、7人制橄榄球、轮滑5个期待进入奥运会的新增项目,在稍后进行的投票中,都没有得到进入奥运会必需的超过2/3的票数,结果无缘进入奥运会。理由是这些运动在世界的普及率不高、不是国际社会的主流运动。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难度很大。

  “罗格先生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后,提出了奥运瘦身计划。武术进奥运的局面确实不容乐观。”王筱麟说:“有一些人不了解情况,说1964年日本的柔道、1988年韩国的跆拳道都挤进去了。但现在的情形和当时不能同日而语。”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武术是中国的国术,但就是在中国,其普及率也并不乐观。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学习武术的人数不足总人口的5%。而在韩国,跆拳道不仅是在校学生的必修课,而且每个现役军人也必须练习跆拳道。也就是说,韩国的每个男子都曾经练习或长期练习跆拳道。

  《瞭望》新闻周刊在河南登封数个武术院校采访了多位前来学武的外国人,他们来中国之前都对武术知之甚少。韩国人姬才焕说:“就我的感觉,武术在海外还不是很流行,了解的人也还不是很多,起码在韩国是这样。不少人都是通过影视作品才对武术有一些肤浅的认识。”

  王筱麟对此深有体会。“目前武术虽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得很好,但大多数国家了解武术、练习武术的人还不多。有一个很好的例证:国际武联的会员已经有120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一些国际知名体育人士都还不知道。可见我们的宣传不足、影响还不够大。”

  “我相信武术进奥运是早晚的事情。”少林寺武僧团总教头释延鲁说:“但推广力度不够、普及程度不足,是武术进奥运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和当年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的推广力度相比,我们差了很多。”

  作为韩国跆拳道推广到中国的见证人,王筱麟对于韩国人的推广力度记忆犹新。“当时中韩还没有建交,但韩国人赠送我们跆拳道器材、派出教练教授,一切都是免费的。甚至我们安排来华教练住宿,人家都坚持要自己付钱。韩国跆拳道从1988年的表演项目到2000年的正式比赛项目,走了12年,其中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认为,国家应当有一套指导方案,以统一政府、民间机构的普及推广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登封市体育局副局长王松伟,不仅长期从事体育工作,同时也是一位习武二十多年的“武林中人”。他分析说:“比如场地问题,练传统武术,有块空地就行了;而竞技武术规定,比赛必须在规定的一种毯子上进行。以前一块毯子4万元左右,现在最贵的要10余万元。这是很多学校、训练队无法承受的。登封的武校算是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了,但很多学校也没有标准的比赛场地,全市加起来也就只有两三块场地。”

  另有专家指出,尽管2002年结合奥运会竞赛规则特点修改了《武术竞赛规则》,对原有的规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但要将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点的武术推进奥运会,竞技武术的比赛规则、打分标准、参赛等级等方面依然存在改进空间。

  作为国际武联的秘书长,王筱麟说:“武术要进奥运,下面要走的路还很长。首先,武联会员国还要继续发展。现在国际武联有120个会员,尽管已经高于国际奥委会要求的75个。但看看已经进入奥运会的一些大项目的协会,比如国际田竞联合会、国际游泳联合会,会员都超过了200个,所以我们这块还是要加把劲。

  “其次,武术要在国际上真正开展起来,一定要坚持‘派出去、请进来’——派一些教练到国外去工作,更重要的是为国外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做普及推广工作。前不久,我们在上海、武汉办了两期主要面向非洲的教练员培训班,为他们提供吃住、训练费用。他们学成之后就是种子,逐渐地就把他们国家的技术人才培养起来了。这个工作我们还要继续做。

  “再有,加强对外宣传。这些年我们陆续派了一些团体到世界各地做一些巡回表演,奥运会以后这项工作会继续加强。”

  “明年3月23日,在美国科罗拉多要表决2016年奥运会的项目设置及奥运会申办城市。在这期间,武术一定要继续努力。”王筱麟说。

  中国武术是中华众多优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伴随着中华文明史不断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经久不衰,一路辉煌,一路辛酸,一路悲歌走来,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存韧性。

  中国武术只在中国独有,其他民族不能产生。这是因为它是在中华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发展、衍化的,是与中华文化的大背景相对应的,是有血脉关系的;反过来,中国武术对中华民族也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成为中国、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代名词之一。

  “武以载道”,中国武术的灵魂包含“技艺”和“文化”两个部分。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文化,武术既有“有形”可供真实操作的“外壳”,又有深奥“无形”的思想文化内涵存在。就“技艺”而言,是将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探索,是一种克敌制胜的手段;就“文化”而言,则不单纯是一种武打之术,表达和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武术挖掘整理中,以“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为准绳,确定了我国计有129个拳种,1000多个套路,10000多个,其丰富性可见一斑,更不用说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发展的新流派、新。综观之,中国武术,博大精深。

  但是,武术讲究师徒相传,必须几十年如一日,亦步亦趋地跟随、揣摩、演练,然后才能继承。由于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武术遇到了后继乏人的尴尬。随着老拳师的相继离世,一些拳种因后继无人而消失。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的对策是推出脱胎于传统武术的竞技武术,以此带动和振兴中国武术。但是,由于竞技武术日渐偏离武术的本质,它的危机早已凸显出来。

  目前,竞技武术中套路和散手两种形式并存,但它们都没有很好地保持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击”和“舞”是中国武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竞技武术使两者的分化愈来愈明显,切断了两者间的密切联系,成为毫无关联的两个项目——套路和散手。练套路的上不了擂台,不会“击”;练散手的只能对抗,“舞”不了。中国传统武术家是“击”和“舞”不分家,既能“舞”又能上擂台的。

  现在,套路竞赛武术元素越来越少,体操化的痕迹越来越重;散手竞赛也快要成了“拳击加腿法”、“自由搏击”。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武术界所希望的,这是竞技武术比赛规则造成了武术畸形发展的结果。

  竞技体育的灵魂和特点就是竞争,它有自身的规律和内在的属性,一方的胜利即他方的失败,这种排他性是由目标的惟一性所决定的,也是现代人竞争意识的形象表现。

  而武术套路竞赛和体操、花样滑冰等项目一样,以评分的方法进行比赛,这无疑使武术中最有魅力的成分——竞争双方之间的相互搏斗和各派之间的实际较量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

  体育主管部门意识到套路竞赛的不足,推出了竞技散手。但散手不论形式、内容,还是竞赛规则等,都接近于西方的拳击和其他搏击项目,没有树立一个明确区别于西方搏击的特征性的形象符号。上述种种,都不利于竞技武术进入奥运。

  竞技武术犯了把武术仅看作一项体育运动的错误。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武术更多属于文化的范畴,武术的发展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而应看作是文化的传播。

  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这是一句老话,但如何才能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却是一个问题。这不仅是武术人应该考虑的事情,也是中国文化人应该考虑的事情。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能打破隔膜和屏障,被另一个民族所接纳,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种文化是否有用,这是最直接和最根本的,而武术恰恰最具备这一特质。中国传统武术是集养、练、打、医于一体的高级运动形式,在养生中求技击,从技击中得养生。这种发自于内在的调节更符合人对“自然”的要求,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的潜能。

  二是是否与人类发展的需求同步。当今世界,和谐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而武术正是在“矛盾中求发展的一种和谐的身心运动”,以“以武演道”的手段和方法,达到“追求和谐”的目的,其中包含着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如果我们牢牢抓住这两大灵魂,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

  “千古不绝精武魂,惟有武术真国色”。时代的要求、武术的本质都决定了中国武术的传播必然将以文化的传播为核心,这是毋庸置疑的。

  或衣袂飘飘仗剑而立,或刀光霍霍声势夺人,说到中华武者,中国人的脑海里浮现的大都是这样的水墨画卷。

  在河南登封,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已成为画中舞刀弄棒的主角。据粗略统计,目前在登封习武的外国人,至少也有数百人。对于一些外国人来说,武术就是中国文化载体。习武,便是体验中国文化的最直接的方式。

  8月初的一天下午,本刊记者到达少林鹅坡武术学校的时候,已是残阳西斜,外国学员们刚刚结束一天的训练。“他们正在吃饭,稍等一下吧。”学校的一位负责人说。

  每天5点10分起床,晨练;7点早饭;8点30分到11点上文化课;下午3点30分开始武术训练,到6点结束;武校每一天的生活如此周而复始,清苦而单调。不过这些外国学员们已经适应了拜师学武的生活。

  “很好呀,我早就习惯这里的生活了。”这个21岁的瑞士人起了一个很中国的名字——马超,他已在登封习武3年。“我一直对中国感兴趣,16岁的时候就来中国旅游过3个月,到过北京、郑州,之后才知道了登封。19岁的时候,我就来登封学武了,我的目的就是感受不同的文化。在这里学完之后,我还要去东方的其他国家,比如日本。”

  24岁德国人王菲则是以马超为榜样来到了中国。“我爱好中国功夫,偶然在德国的电视节目里看到介绍马超,才知道登封有这样的武术学校,我就来了。以前了解武术的途径就是电影和电视,虽然明白影视里的武术和现实里的武术是不一样的,但我来的时候,还是想着可以在这里学到电影里的那种飞檐走壁。”王菲笑着说:“现在我对中国武术的认识多多了。我的计划是在这里学习两年半,然后再到其他地方去继续学习,比如说武当山。”

  少林武僧团培训基地21岁的西班牙小伙阿力,也是被中国文化所吸引来到这里的。“我的嫂子是中国人,经常告诉我有关中国的事情,所以我对中国的了解比一般西班牙人要多一些。有关少林武术的事情也是从嫂子那里听来的,我一下子就着了迷,忍不住想来看看。现在学了7个月,我准备学上5年。”

  和阿力同宿舍的一位来自法国的小伙子说,自己来登封的目的,除了学习武术,还要学习中文。他用很生硬的中文告诉记者:“学校的训练很好,少林武术很好。这里的人也很好。”

  在少林鹅坡武术学校,本刊记者见到了一对韩国兄妹——16岁的姬才焕和12岁的姬海兰。他们来到登封已经4年了,一直在这里学习。“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回首尔几天。”妹妹姬海兰已经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河南话她也说得不错。

  刚到鹅坡武校的时候,姬海兰抱住送她来的爷爷的腿半个多小时不撒手,哭着闹着要回首尔。而现在,12岁的姬海兰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她已经很清楚为什么要来中国学习武术。“现在在韩国上学竞争很激烈,就算考上了名牌大学,工作也很不好找。情况和中国差不多,甚至比中国的竞争还要激烈。所以,学习武术就是我的出路。虽然学武很辛苦,但中国人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的目标,就是当一个功夫明星。”

  4年的浸染,姬海兰已经渐渐爱上了中国武术。“说句老实话,武术在韩国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很多韩国人并不了解。我和哥哥来中国以前都没有听说过少林武术。跆拳道在韩国更流行,练习的人也很多。但是我不喜欢跆拳道,我觉得武术更好看,更帅气。”

  哥哥姬才焕的目标则更加现实,已经上高一的他,计划在修完中学课程后参加高考,在中国上完大学之后再回韩国。

  “我的目标是北京体育大学,学习和武术相关的专业。”姬才焕说:“大学毕业之后,我准备回韩国开一家武馆。这都是和爸爸妈妈商量好了的。”

  本刊记者了解到,这对韩国兄妹在登封学武一年的费用在10万元以上,这对一个在韩国做服装加工生意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姬海兰说:“父母已经为我们花了不少钱。”但兄妹俩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通过学习中国武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有着同样想法的,是在少林武僧团培训基地求学的一位12岁越南孩子。翻译不在身边,我们费了半天功夫,也没有搞清楚他的名字。这个通过看电影爱上武术的孩子,在登封一年多时间了。“我喜欢猴拳、蛇拳这些和动物有关的功夫。”

  对于自己此后10年的人生,他有了明确的规划。“就在这里学上10年,然后回国去开武馆。”他告诉记者,河南的释小龙武校已经在越南开办了分校。说到这些,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憧憬。记者明白他的潜台词,一个越南人学好了中国功夫,一样可以教自己的同胞学中国功夫。

地址:贵州省米乐|米乐·M6(China)官方网站  电话:15240201888 手机:18302564812
Copyright © 2020-2025 米乐|米乐·M6(China)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黔ICP备20005289号-1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